遗编绝简 [ yí biān jué jiǎn ]
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。
简断编残 [ jiǎn duàn biān cán ]
简:竹简;编:穿竹简的皮条或绳子。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形容书籍磨损残破
名书竹帛 [ míng shū zhú bó ]
书:书写,记载;竹帛:史书。把名字留在史书上。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
盘古开天地 [ pán gǔ kāi tiān dì ]
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。
身怀六甲 [ shēn huái liù jiǎ ]
六甲: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。指妇女怀孕。
黄卷青灯 [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]
黄卷: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,因指书籍;青灯:油灯发青色的灯光,指油灯。灯光映照着书籍。形容深夜苦读,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…
旁行斜上 [ páng xíng xié shàng ]
原指《史记》中的《三代世表》、《十二诸侯年表》等。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、谱牒等。
五典三坟 [ wǔ diǎn sān fén ]
犹言三坟五典。泛指古代典籍。
枕典席文 [ zhěn diǎn xí wén ]
指以典籍为伴,勤于读书学习。
弦歌之音 [ xián gē zhī yīn ]
弦歌:弦乐。弹琴和唱歌的声音。泛指教学活动
乱俗伤风 [ luàn sú shāng fēng ]
指败坏社会风气。
引经据典 [ yǐn jīng jù diǎn ]
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。
博采群议 [ bó cǎi qún yì ]
博:广;议:建议。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
攀今比昔 [ pān jīn bǐ xī ]
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
天地开辟 [ tiān dì kāi pì ]
指前所未有,有史以来头一次
扛鼎抃牛 [ gāng dǐng biàn niú ]
扛鼎:把鼎举起来。抃牛: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。能把鼎举起来,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。形容勇武有力,超越常人。
焚典坑儒 [ fén diǎn kēng rú ]
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燔书坑儒 [ fán shū kēng rú ]
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燔书阬儒 [ fán shū kēng rú ]
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秋毫不犯 [ qiū háo bù fàn ]
秋毫: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,比喻极细微的东西;犯:侵犯。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
充栋盈车 [ chōng dòng yíng chē ]
堆满屋子,装满车。形容书籍很多。
借他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 [ jiè tā rén jiǔ bēi,jiāo zì jǐ kuài lěi ]
块垒:土块堆砌成堆,比喻抑郁不平之气。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
秋毫无犯 [ qiū háo wú fàn ]
秋毫: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,比喻极细微的东西;犯:侵犯。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
史不絶书 [ shǐ bù jué shū ]
史册上不断有这类记载。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公卿大夫相繼於朝,史不絶書。” 刘大年 …
留取丹心照汗青 [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]
丹心:赤红的心,比喻忠心;汗青:指历史书册。留取这颗赤胆忠心,永远在史册中放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