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七高八低(qigaobadi)
成语繁体:七高八低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形容道路不平坦。
成语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三回:“独自一个,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,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指路不平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12回:“吴军已是头眼昏花,怎禁得脚下的沙豆,七高八低,立脚不住。”
英文翻译:bumpy; rough
在这七高八低的路上,还能骑成自行车?
真个生得丑陋:七高八低孤拐脸,两只黄眼睛,一个磕额头。
原来这里的田地七高八低,水利工程标准低,排灌不畅,产量低。
他心中更慌,七高八低的乱走,忽觉前面人影一幌,一名道士已见到了他,抢着过来。
当时由于前指刚刚成立,草房才搭起,所有的场地还没有平整,七高八低,坑坑洼洼。
其实他的脚趾一直没养好,那个地方着力的感觉很明显,走路都会疼,何况是在七高八低的地方赛跑。
人策划,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,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,否则七高八低,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。
第二天清早,老和尚出门见寺院的稻田泥土七高八低,秧苗乱七八糟,于是怒火中烧,暴跳如雷,大喊小孽种,快给我滚出来。
事后,殷明珠才知道,从镇上到轮船码头一里有余,尽是窄窄的泥路,码头更是简陋,只垒了几块石头,七高八低的,一不留神就会跌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