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不修边幅(buxiubianfu)
成语繁体:不修邊幅
成语语法:动宾式成语
成语解释:边幅:布帛的边缘,比喻人的衣着、仪表。原形容随随便便,不拘小节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,与图成败,反修饰边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?”《北齐书·颜之推传》:“好饮酒,多任纵,不修边幅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他又不修边幅,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,靸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。 ◎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五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不注意仪容、衣着
成语正音:幅,不能读作“fǔ”。
成语易错:修,不能写作“休”。
成语辨析:不修边幅和“蓬头垢面”;都可形容人不注意衣着、仪表的整洁。但不修边幅偏重于衣着;“蓬头垢面”偏重于容貌;并可形容面容憔悴、肮脏的样子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虽然他的穿戴随便,不修边幅,但在学习上却是一丝不苟。
五笔打字:GWLM
近义词:吊儿郎当 不拘小节 不衫不履 鹑衣百结 拓落不羁 蓬头垢面 衣衫褴褛 胡子拉碴 旁逸斜出 不护细行
反义词:衣冠楚楚
英文翻译:be slovenly in attire and demeanour; not care about one's appearance
西汉末年,隗嚣派马援去四川联合公孙述共同对付刘秀。马援与公孙述是同乡要好,而公孙述嫌马援不修边幅,派官员送去官服,装出皇帝的架子,马援十分不悦就去投奔刘秀,见刘秀有雄才大略,就去洛阳投奔他,后来他屡立战功,被封为伏波将军。
不修边幅,成语,作谓语、定语。边幅:布帛的边缘,比喻人的衣着、仪表。原形容随随便便,不拘小节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。亦作“不脩边幅”。出自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,与图成败,反修饰边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?”《北齐书·颜之推传》:“好饮酒,多任纵,不修边幅。”
披发挥毫兮,不修边幅。
事实上,他们确实不修边幅。
他经常不修边幅,蓬头垢面。
以其不修边幅,人又称张邋遢。
王罴为人俭朴直率,不修边幅。
她自己总是很懒散,不修边幅的
不修边幅体育会系般性格爽朗。
自从凯奇死后,他变得不修边幅了。
他向来不修边幅,穿得邋里邋遢的。
可能这不过是一种不修边幅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