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称】应病与药【拼音】yìng bìng yǔ yào【解释】对症下药。佛教徒用以比喻采取种种方法相机说教。【出处】《维摩经·佛国品》:“应病与药,令得服从。”【事例】凡举古德三昧,或呈解请益,皆~,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。 ★元·释念常《佛祖通载》卷十七
则应病与药而治疗之。
青天白日,不可更指东划西;时节因缘,亦须应病与药。
事前对病人作较深入的了解,届时观机逗教,应病与药。
意思是说:佛说法不是有实法与人,而是应病与药,是方便的。
器不等、受解万差、乐欲不同,随顺机缘,起应病与药的妙用,施化万品,仪式难量。
佛在五时说法中,无不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和机缘应病与药的,所以应缘说法,而无定法。
佛说法四十九年,说圆说偏,说顿说渐,无非都是随著众生不同的根基、不同的机缘而方便应病与药。
上面说的是人生大病的名称,当一个医生替人治病的时候,一定要把脉、验血、测量温度,来探求病源,然后才能应病与药。
若知果体者,但对于万境,起恒沙作用,巧譬若流,应病与药,而能妄念不生,我所心灭者,真是出世丈夫,如来在日,叹何可尽。
像守初这样的接机,与文偃的应病与药的举措非常相似,但他的这个提法,似乎要比文偃的说法不易引起人们的非议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