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恐慌万状(konghuangwanzhuang)
成语繁体:恐慌萬狀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恐:害怕;慌:惊慌;状:情状。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:“到现在还传为笑谈的所谓‘十分动摇’、‘恐慌万状’两句话。”
成语年代:现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惊慌
是否常用:常用
近义词:惊恐万状
英文翻译:extremely panicky <panic-struck>
恐慌万状是一个汉语词汇,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。出自宋·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。
宗泉看到这个局面恐慌万状,急得不知所措。
惊心吊胆惊弦之鸟恐慌万状恐后争先栗栗危惧。
过了七天援军还未到,城内粮草不济、兵士恐慌万状。
义军节节胜利,逼近洛阳,洛阳留守越王杨侗恐慌万状,急向江都求教。
经过这次较量,杨国忠恐慌万状,哥舒翰也整日不安,一将一相,都在心里打鼓。
两州人氏,在城内把积聚之物烧掉,更引起老百姓恐慌万状,敌兵未至,人们已乱成一片。
对此,国民党县党部恐慌万状,派出便衣特务和马队四处搜捕共产党员,一些党员被捕,有的被杀害。
杜若大惊失色,在任燕恐慌万状的尖叫声中飞身冲上楼,抱起哭哭啼啼的若虚,就半是安慰半是呵哄的在楼道踱起步来。
最后,钢结构开始发出嘎嘎的响声,而且左右摇晃,来到工地的钢结构工人们,个个都恐慌万状,个个都以为发生了地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