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昏昏默默(hunhunmomo)
成语繁体:昏昏默默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。指至道难见莫测。②迷糊,不知所以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在宥》:“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ABB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
成语例句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6回:“出门正无所之,昏昏默默,自想方才之事。”
近义词:迷迷糊糊
【词目】昏昏默默【读音】hūn hūn mò mò【释义】①无极,没有终点,不可预测。②迷糊,不知所以。【出处】《庄子·在宥》:“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【示例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六回:“眼看着入殓,又抚棺大哭一场,方告辞而去。出门正无所之,昏昏默默,自想方才之事……也不自知了。”
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
故昏昏默默,圣人之所居也。
可煞醉后没人知,昏昏默默恰如痴。
在混沌状态中,则昏昏默默,不识不知。
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,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
杳杳冥冥,内外无事,昏昏默默,正达无为。
昏昏默默,不见万物;幂冥杳杳,不内不外。
昏昏默默,杳杳冥冥,所谓无声,无臭,无内,无外是也。
得之者身体轻健,容衰返壮,昏昏默默,如醉如痴,此其验也。
其心不动,昏昏默默;不见万物,冥冥杳杳;不内不外,无丝毫念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