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大败而逃(dabaiertao)
成语繁体:大敗而逃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
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9回:“斗了多时,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,大败而逃。”
成语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败逃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11回:“契丹兵大败而逃,由晋军从后追击,俘斩万计。”
两军大战于桑落洲,卢循大败而逃。
一个个被砸的血肉模糊,大败而逃。
公孙瓒之兵,被袁绍领军杀的大败而逃。
赤壁一战,曹操大败而逃,周瑜乘胜追击。
这一场恶战把金军杀得人仰马翻,大败而逃。
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,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。
各路清军前来救援,五日四战,都被教军打得丢盔卸甲,大败而逃。
这次进入广交会,本想大获全胜,可是结果是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。
于是,他就率领军队,退往丹徒,中途受到孙策和周瑜的夹攻,大败而逃。
最辉煌的一次战绩,恐怕还要算是折断欧阳克的手指,让欧阳克大败而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