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西窗剪烛(xichuangjianzhu)
成语繁体:西窗剪燭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原指思念远方妻子,盼望相聚夜语。后泛指亲友聚谈。
成语出处:唐·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;指亲友聚谈
成语例句:清·纳兰性德《青玉案·宿乌龙江》:“几时相见,西窗剪烛,细把而今说。”
近义词:剪烛西窗
英文翻译:the happy reunion of friends chatting together late into the night
唐朝时期,诗人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,四川一向多雨多雾,阴雨绵绵。他身处异乡,面对秋雨夜深人静,勾起对妻子的怀念,作诗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。
几时相见,西窗剪烛,细把而今说。
待泪华、暗落铜盘,甚夜西窗剪烛。
当时虎门数晨夕,西窗剪烛风雨昏。
檀板只须催客散,西窗剪烛坐题诗。
樽前小试红盐味,独向西窗剪烛昏。
暗思销魂今还在,只道何人敢忆西窗剪烛。
待归去,西窗剪烛,小阁凝香,深翠幕,饶春睡。
那一枝枝折下的柳条,轻轻垂下的,不是柳叶,而是花前月下的甜蜜,西窗剪烛的温馨。
暗思销魂今还在,只道何人敢忆西窗剪烛,红袖添香?她走了,轻轻的走了,带着不舍与无奈离开了这个风花雪月之地。